归侨李桓英:用生命实现“无麻之志”
发布时间: 2015-08-02 浏览次数: 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哟,说我是爱国华侨,我真的不敢当。在我心目中,这个称号只有像陈嘉庚先生那样的人才当得起。我做了一点事情,大家就给我这么多的荣誉和称赞,就让我受之有愧了。”美国归侨、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近日在京接受记者专访,谈到她5月获得首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特别荣誉奖时如是说。

    93岁的防“麻”女神李桓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在仍像一个战士一样奋斗在一线,每天还坚持正常上下班,每年还跟年轻人一起下乡监测调研。“说老实话,我做得还很不够,离祖国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现在我虽已耄耋之年,但仍精力充沛,只要不是工作的累赘,就应该为消除麻风瘟神而奋斗。彻底战胜麻风病是我终生的事业,事业未竟我不会退休。”她说话铿锵有力,幽默而谦逊。

    防“麻”女神

    李桓英说:“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人间奇迹,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1921年出生于北京的李桓英,曾于1946年留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的第一批官员,在雅司病防治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可正当世卫组织提出对其续签5年合同的请求时,李桓英却瞒着已移居美国的父母,走上了回国之路。“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是一穷二白、百废待举,医疗事业更是急需发展,我身为她的儿女理应尽微薄之力!”

    正是由于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丰富经验,1978年底,李桓英被组织调往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开始从事麻风病防治研究。在被派往美国进修考察前,她还特意来到滇桂黔等麻风病高发区,实地了解中国麻风病现状。

    1982年,带着“取经”得来的联合化疗法,李桓英来到云南省勐腊县南醒村,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需住院的短程联合化疗试点。监测显示,10年间,其“短程联合化疗”在全国监测的年均复发率仅为0.03%,远低于世卫组织规定的1%的标准。

    经过10年的监测论证期后,世卫组织于1994年正式向全世界推广该疗法。而南醒村也摘除了“麻风村”的帽子,成为中国版图上的行政村,从此它改名为“曼南醒”,傣语意为“新生”。

    “事业狂人”

    “很多人谈‘麻’色变,其实麻风病是一种古老、致残的穷病、落后病,越是经济落后地区,就越可能是麻风病流行区。”李桓英认为,只要我们的思想开放一些,就会发现它原来并不可怕,并且能够被战胜。

    现如今这种病在城市里已几乎销声匿迹,但过去,提起“麻风病”三个字,足以叫人心惊胆战。麻风菌通过侵蚀并麻木外周神经,使患者皮肤失去感觉和自我保护功能,最终因麻木外伤导致感染。由于麻风菌尚不能在体外培养,当今医学仍未解决预防接种的难题。

    李桓英当年投身麻风病防治被朋友不解,对此她很淡然乐观。麻风寨一般都山高路险,地处偏僻,她长年奔波于下乡治病的途中,觉得开心的是看过很多城市里没有的风景,也接触过书中不曾写到的人文风俗。可为此,她也曾多次遭遇翻车、翻船等危险,数度骨折。

    对于回国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这一人生抉择,李桓英从来没有后悔过。她说,“正是因为这个选择,让我实现了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理想。”而投身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李桓英也找到了心灵的依托。她把大西南的山区当成第二故乡,和当地群众结成亲人般的感情。“我带给他们的是防病、治病的知识,而他们给予我的是全力的支持和信任。他们成了我的寄托,我的依靠,我现在真的是离不开他们了。跟淳朴的人在一起,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李桓英在同事眼中是个“事业狂人”,为了事业可以豁出性命、不计得失。李桓英老人一直未婚,全身心投入个人喜爱的事业。她豁达地解释道:“我只有祖国观念,没有家庭观念。这样就可以放手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想干事业,就别怕付出,若要计较,就什么事也干不成。能治好患者的病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

    后继有人

    李桓英是我国防治麻风病事业的先锋。年已93岁的她意识到,再拼也拼不过时间,防麻事业要后继有人才能实现“无麻之志”。

    时至今日,麻风病仍是威胁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联合化疗非常有效,但全世界每年尚有20余万新病人被发现,麻风流行病学中的许多问题尚有待研究解决,这影响了麻风病的彻底控制。李桓英不断呼吁提高对麻风病的警惕性,她认为虽然目前我国麻风发病人数很少,但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发病和就诊往往打破了流行地域的界限而分散出现,“无麻之志”的实现尚需极大努力。为铲除麻风病,李桓英在培养防麻人才、提高基层防麻工作水平、提高国际交流水平和关爱麻风病病患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

    随着联合化疗技术的日臻成熟,李桓英逐渐走进了国际治麻专家的视野。为了提高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李桓英带领的课题组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她促成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为中国推荐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的知名专家,并为促进麻风病的早发现,搭建了分子水平免疫诊断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平台。

    李桓英深深懂得,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做好人才的培养,依靠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奋斗的目标。

    “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是李桓英的人生理想。“事业没有完成,就不能半途而废。”这是她的坚定信念。